7月10日壹配资网门户,特朗普在白宫召开的内阁会议上,公开表达了对普京的强烈不满;仅仅五天后的7月15日,他更是放出重话:“如果俄乌双方在未来50天内无法达成停火协议,美国将对俄罗斯商品征收高达100%的关税。”
这一系列举措,明眼人一看便知道,特朗普正通过施压俄罗斯,逼迫其尽快结束与乌克兰的冲突,好让美国能够把关注焦点转移到中国身上。
毕竟,在俄乌战争中,美国主要提供资金支持,欧洲则承担大部分战场压力,而俄乌两国激烈交战的同时,中国却坐享其成。虽然中国没有直接参战,但也绝非袖手旁观,反而从中获利颇丰。
特朗普在7月4日签署了《大而美税收和支出法案》,将美国联邦政府的债务上限提升至41.1万亿美元。此举在短期内避免了债务违约的危机,但却埋下了极大的未来隐患。
特朗普似乎心里盘算着,这颗债务“定时炸弹”即使爆炸,也不会是在他任期内。
预计到2025年,美国政府债务所产生的利息将达到惊人的11108.53万亿美元,相当于美国全年GDP的3.8%。对比之下,发达国家荷兰的2024年GDP预计只有1.12万亿美元。
换句话说,荷兰整年创造的全部GDP,都只能勉强覆盖美国的利息支出!
尽管如此,特朗普还是要做面子工程。为了向美国公众展示他对“债务危机”的高度重视,他又打起了“关税牌”和“贸易牌”。
7月13日,《华尔街日报》报道,特朗普在采访中兴奋宣称:“6月份美国通过关税收入获得了250亿美元的额外收益。”
但这些关税主要加征在汽车、钢铁和铝业产品上,而这些行业正是墨西哥、日本、加拿大和德国等国家的支柱产业。美国加征关税,等于剥夺了这些国家250亿美元的收入,明显是“以邻为壑”,自然引发各国强烈反弹。
日本首相石破茂明确表示:“汽车关税的提高对日本来说是不可接受的。”墨西哥也严正回应:“我们将以冷静理性的态度,坚定应对美国的无理行为。”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则提出了总额高达750亿欧元的反制关税方案。
特朗普虽然在外炫耀“关税收入”250亿美元,但这只会让美国与主要贸易伙伴的关系日益紧张,进一步加剧地缘政治的矛盾。而加征关税最终的成本,都转嫁到了美国的消费者和企业身上,推高了国内通胀。
拜登执政四年间,美国通胀率累计高达21%。特朗普上台后,通胀并未改善,反而继续恶化。2025年美国GDP增速预期仅为1.7%,经济形势日趋严峻。
面对经济不断恶化的现状,特朗普急于从俄乌战争中抽身,试图模仿中国“坐山观虎斗”的策略,因此提出“俄罗斯必须在50天内停战,否则将面临100%关税”的强硬条件。
起初,拜登政府的目标仅是阻止“俄欧一体化”,防止欧洲形成更紧密的联盟,并通过经济制裁牵制俄罗斯。没想到乌克兰军队却出人意料地顽强抵抗,并且反攻至俄罗斯境内。
美国三年内向乌克兰援助超过750亿美元,然而这些资金并未带来显著回报,反而引发国内对援助政策的质疑。
当时,英国前首相约翰逊看到乌克兰仍有利用价值,便亲赴乌克兰,以“调停者”身份火上浇油,试图让乌克兰消耗俄罗斯力量。
毕竟,作为已脱欧的国家,英国无法承担成为“冤大头”的风险,而欧盟和美国则成为“撑天大梁”。
泽连斯基在美国遭遇冷遇后,转而求助于英国。英国虽以热情款待的姿态接待泽连斯基,却并未提供实质援助,最终只是“挪用”了部分被冻结的俄罗斯资金利息支援乌克兰。
这种做法既没有彻底断绝乌克兰的支持,又为未来俄乌谈判保留了可能的余地。
特朗普重新执政后,制定了新的战略计划。
他的算盘是通过乌克兰的牵制,换取俄罗斯放弃在中东的影响力。如此一来,在消耗欧盟与俄罗斯之后,美国既可趁机控制乌克兰,还能通过高加索地区对俄罗斯施加压力,同时破坏中国的“一带一路”布局,可谓一举多得。
然而,俄乌双方战火愈演愈烈,普京和泽连斯基都不愿在不利于自身的条件下签署协议。
如果美国直接与俄罗斯正面交锋,无论胜负,都将促使俄罗斯更紧密地依赖中国,同时也会严重消耗美国自身资源。
但如果眼睁睁看着俄罗斯占领乌克兰,美国的“欧亚战略”将彻底破产,这是绝对无法接受的局面。
文章中提到英国一系列复杂操作可能让人震惊,但实际上,俄乌战争的最大“暗中受益者”却是中国!
中国不仅在战争中为俄罗斯提供了坚实后盾,在欧美资本纷纷撤离俄罗斯市场时,中国企业迅速填补空白。2022年,俄罗斯政府向中国提出数千亿美元的投资需求,中国企业乘势进入俄罗斯的汽车、家电、能源、物流、农业和金融等多个领域,并大量采购俄罗斯的天然气和石油,为其经济输血。
这既符合国际道义,也避免了像英国那样被冠以“搅局者”的恶名。
此外,洞察美国分裂欧洲的企图,欧盟开始加深与中国的合作。2022年,欧盟对中国投资增长率达到92.2%,中国对欧洲贸易顺差高达3957亿欧元。2024年,中欧货物贸易额高达7858亿美元,中国连续七年成为欧盟最大贸易伙伴。
海关总署副署长王令浚高度评价中欧双边贸易,称“中国与欧盟经济高度互补,利益紧密交织,彼此是最重要的贸易伙伴。”
壹配资网门户
启远网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